尉迟迥(516年~580年),字薄居罗。北朝时代郡(今山西省大同市)人,鲜卑族,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。北周功臣尉迟俟兜的后代,西魏、北周时期将领。因为特殊的身份,尉迟迥自然对北周皇室忠心耿耿。所以,等到杨坚篡夺大权的时候,尉迟迥起兵反抗。那么,问题来了,尉迟迥最终是什么下场呢?
一
具体来说,根据史料的记载,尉迟迥的先祖是北魏拓跋氏的支脉,号称尉迟部,逐以尉迟为姓。尉迟迥父亲尉迟俟兜,为人宽和,善于鉴察人才,娶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姐姐昌乐大长公主,生下尉迟迥和尉迟纲。因此,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。
尉迟迥幼时聪明机敏,容貌漂亮。长大后,有远大抱负,喜欢施舍财物,爱惜士人。后来担任大丞相帐内都督。娶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女金明公主为妻,授驸马都尉,封西都侯。西魏时期,尉迟迥跟随舅宇文泰收复弘农,攻克沙苑,都立下战功。
在此基础上,宇文泰对这位外甥十分信任,加以重用。大统十六年(550年),尉迟迥担任大将军。
展开剩余73%南朝梁爆发侯景之乱时,梁元帝之弟武陵王萧纪,在蜀地自立为帝,率军东下,准备进攻江陵。梁元帝十分害怕,写信向西魏请求援助,又请求征伐蜀地。对此,宇文泰命令尉迟迥督率开府元珍、乙弗亚、俟吕陵始、叱奴兴、綦连雄、宇文升等六军,带领带甲士兵一万二千人,战马一万匹,前往伐蜀。
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,尉迟迥的大军抵达剑阁,萧纪的安州刺史乐广,举州率先投降。同年六月,尉迟迥抵达潼州,大宴将士,率军西行。萧纪的益州刺史萧撝不敢交战,据城自守。尉迟迥进兵包围,成功击败了对方。
由于平蜀之功,宇文泰封尉迟迥的一个儿子为公爵。对此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尉迟迥明定赏罚,恩威并举,安定新邦,经营尚未归附之地,蛮族感激而归附。
二
尉迟迥十分孝顺,侍奉母亲从不懈怠。虽然时常在外,但所得四时美味食品,一定要先奉送给母亲,然后自己才敢吃。在此基础上,宇文泰知道尉迟迥性格淳厚,就调他入朝,以安慰其母。
孝闵帝元年(557年),孝闵帝宇文觉受禅即位,建立北周。当时,尉迟迥被拜为柱国大将军。武成元年(559年),考虑到尉迟迥之前的战功,北周朝廷进封他为蜀国公,食邑一万户。之后,晋公宇文护东征北齐,尉迟迥率军进攻洛阳。齐王宇文宪等人率军于芒山,齐军渡河,北周诸军惊散。危急时刻,尉迟迥率麾下反行却敌,于是诸将得以全师而还。
宣政元年(578年),宣帝宇文贇即位,任命尉迟迥为大右弼,还转任大前疑,出任相州总管。大象二年(580年),北周宣帝去世,杨坚开始辅佐朝政,由于尉迟迥名望地位素来很高,所以,杨坚害怕他另有图谋,就命令尉迟迥之子魏安公尉迟惇带去诏书,以会葬名义征调尉迟迥。
紧接着,为了夺取尉迟迥的兵权,杨坚以郧公韦孝宽代替尉迟迥担任总管。尉迟迥认为杨坚这是在图谋篡位,于是谋划起兵,留下尉迟惇而不受征调。到了这个时候,尉迟迥和杨坚的大战已经是一触即发了。
三
不久之后,尉迟迥的侄子尉迟勤所管辖的青、胶、光、莒各州,全都跟随尉迟迥,拥有军队数十万。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、申州刺史李惠、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、东潼州刺史曹孝达,各自据州响应尉迟迥。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,尉迟迥又向北交结高宝宁,联络突厥;向南联络南陈,答应割让长江、淮河一带的土地。
得知这一消息后,杨坚不敢怠慢,立即派兵讨伐尉迟迥,任命韦孝宽为元帅。此战,韦孝宽抓住对方后退的机会,鸣鼓齐进,尉迟惇大败。韦孝宽乘胜进抵邺城城下,再一次击败尉迟迥。眼看大势已去,尉迟迥走上城楼,射死数人,然后自杀。
至于尉迟勤、尉迟惇等人,向东逃跑,都被追上捉住。剩余的部众,一个多月以后都被处死。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,共计六十八天。而在尉迟迥被杀后,杨坚在北周的地位更加稳固,也即距离篡位已经是一步之遥了。
发布于:安徽省博星优配-配资平台哪个好-配资中国-配资网络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