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问你个问题,你觉得一场战争从轰炸核设施到握手言和,中间只隔了48小时,这正常吗?
伊朗和以色列,这对老对手突然握手停火,还定得那么精准:先12小时,之后全面停火。这事让我愣了半分钟,手里那杯水都忘了喝。我第一反应是:要么后台剧本改了,要么真有人快撑不住了。
我们先把时间线拉直。6月24日,伊朗宣布愿意停火。这是件大事,但更大的事是它前面的48小时:美国出动B2轰炸机,丢了19枚导弹炸伊朗三处核设施;紧接着特朗普放话,说要推动伊朗政权更迭;然后剧情反转,美国居然感谢伊朗提前通报袭击计划,夸人家避免人员伤亡。最后一拍脑袋:行了,不打了,大家冷静一下。
这个操作一套接一套,像极了连夜改剧本的临时工。你说前一秒还火光冲天,后一秒居然寒暄握手,这节奏比好莱坞还夸张。可资本市场反应却挺冷静,纽约原油暴跌5%,黄金也只是微跌0.3%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市场早就知道——这事吵归吵,但谁也不敢真拼命。
我查了下,伊朗确实挺难再撑一轮。根据《华尔街日报》今年4月的数据,伊朗2023年通胀率接近50%,青年失业率超过27%,光是油价管控一项就造成上百亿美元的财政赤字。而以色列呢?2024年上半年国防预算已经超出原定额度14%,根据以色列财政部数据,前5个月用于军事调动的应急支出已超过180亿新谢克尔。也就是说,打仗这笔账,两边都知道亏不起。
我其实最想问的是,美国到底在下哪盘棋?先是B2轰炸机出动,又是政权更迭这种90年代的老词突然被翻出来,搞得像是要真干一场。但结果呢?感谢伊朗通风报信,这句官方声明出自美军中央司令部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意思是不是:伊朗来袭我们早知道,我们也不太在意?可如果真那么不在意,干嘛还炸人家核设施?
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场景:美国就像个在台上表演的主角,台词要说,动作要做,但打心眼里不想真打。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美军到现在为止,都没有回应伊朗的报复性打击,甚至没有再做任何调动。很明显,他们自己也知道,烧到这一步,再往前就是不可收拾了。
但这场戏的副作用,是越来越大。以色列其实是被架在火上烤的。他们一直想打垮伊朗核计划,但这次动手时机说实话并不理想。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6月15日的报告,伊朗的高浓铀库存已达95公斤,其中约有10公斤接近武器级别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以色列再不动手,接下来想打都晚了。但动手之后呢?发现美国根本不想陪你玩。
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以色列不得不退,求美国拉一把。但美国的回应就是:咱收个场,别再闹了。从这个角度看,所谓的联合战线,更像是以色列一厢情愿,美国不过是做了个姿态。
但话说回来,伊朗也不是没盘算。他们袭击美军基地时选择了提前通报,连点时间地点都给得明明白白。这不是打仗,这是交作业。更像是跟美国说:你看我动手了,民众满意了,我也给你面子了,别逼我更难做。然后美国也顺坡下驴,说:我们收到了,不追究。这段过招简直可以进教材,谁都不想真的交火,但谁也不想先示弱。
我也在想,这场48小时的高强度剧情反转,其实让人看清楚一个事:大家都知道这场冲突不是解决问题,而是买时间。买谁的时间?伊朗买谈判筹码,以色列买下一次打击窗口,美国买的是选举前的稳定局面。就像有人说的,这不是结局,只是一个暂停键。
我忍不住问:下一次剧本什么时候改?谁会第一个开口?还是说,我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看似和平、实则紧绷的相处方式?#热问计划#
博星优配-配资平台哪个好-配资中国-配资网络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